農歷小寒,海拔近800米的南川區石墻鎮石蛾村,霧氣彌漫,整個山村云遮霧罩,別有一番風景。
穿過層層迷霧,記者來到石蛾村一組監測戶張先武家里。他身材不高,圓臉,戴著眼鏡,頭發有些發黃,“進屋坐吧?!彼延浾咦屵M家里。
家中就他和72歲的母親聶慶碧兩人。
“其他人呢?”記者不禁問道。
“父親過世了,老婆離婚了,女兒生了那個病后一直住在親戚家?!闭f起家里的情況,張先武扶了扶眼鏡,神色有些落寞。
聽起來,這原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,但如今卻成了鎮上14戶監測戶之一,是何原因?
“說來話長?!睆埾任淞钠鹆俗屗行┩纯嗟幕貞?。
那是2021年11月,本在新疆做建筑工的張先武接到女兒張藝的電話:“爸,我總覺得喉嚨有個東西堵著,但又沒有感冒,你覺得我要去檢查一下嗎?”
此時,女兒剛從幼師專業畢業,在兩江新區一所幼兒園剛工作兩個月,正是前程似錦的時候,而且家里也沒人有重病史,張先武自然沒有往深了想,“你覺得不舒服就去檢查一下吧?!?/p>
第二天結果就出來了:淋巴癌,早期。
張先武只覺得五雷轟頂,眼前的世界變成了灰蒙蒙的一片。他趕緊辭了工作往家里趕。
“那段時間,我媽眼睛都快哭瞎了,但我不能倒,一方面要照顧老人家的情緒,另一方面也要在女兒面前堅強起來,給她信心?!彼嬖V記者。
醫院的治療方案很快下來了,包括12次化療,為期一個月的放療,以及手術和術后復查。
每一個療程,都是對這個家庭的重重一擊:對女兒來說,化療時身體上的疼痛簡直難以忍受;對張先武來說,女兒的痛苦讓他心如刀絞,而且,還有長長的賬單要付。
“每個月兩次化療,光是藥費就是9000多元,還不談其它費用。后面復查需要做的檢查,每次又是7000多元,全自費,不能報銷?!背林氐呢摀?,很快將這個并不寬裕的家庭拖入深淵。無奈之下,張先武只能向親戚開口,向銀行借款,并主動向村支書曾德橋匯報了家里的情況。
“別慌,你這屬于突發特殊困難,村里核實后就往上面報,政府不會不管的?!痹聵虬参克?。
去年6月,經過自主申請、入戶核實、村級評議(公示)、鄉鎮聯合審核、區縣審定等步驟,張先武一家被納入監測對象。
“從去年7月開始,給我們一家3口解決了低保,每個月有950元。給我媽安排了一個非全日制的公益性崗位,主要是清掃保潔,每個月336元。此外吃上低保后,醫保報銷比例提高了一些,前前后后大概報了兩萬多元吧?!睆埾任浣榻B,“隔三差五,逢年過節,村里也會來關心我們,看我們有什么困難?!?/p>
有了監測和幫扶,張先武覺得總算穩定了一些,更讓他寬慰的是女兒的手術很成功,病情有了明顯好轉,復查也從一個月一次變成了3個月一次,“之后沒有特殊情況,會變成半年一次,一年一次,醫生說只要堅持3年沒有新問題,就算過了這一關?!?/p>
1月5日,沒有去工業園區上班的張先武在家里喂雞喂鴨。記者 顏安 攝
張先武又重新開始工作了,鎮上的社保辦介紹他到南川工業園區做建筑工,干得好的話,一個月有四五千元。不去干活的時候,他就把家里的兩畝地刨出來,種上了蔬菜,還喂了雞鴨,一家人的生活逐漸恢復了正常節奏。
1月5日,隨著女兒的病情逐漸穩定,一家人的心情也逐漸好轉,笑容重新綻放在了臉上。記者 顏安 攝
盡管女兒的身體還沒完全康復,但一家人臨近過年的心情和去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。距離兔年春節還有半個月,張先武早已計劃好了,“等女兒回家后,我多買點鞭炮炸一下,預祝一家人在兔年順順利利、整整齊齊!”說這話時,陽光透過云霧灑進了小院,驅散了他眼里的灰暗,重新照亮了生活。